首页 > 生活经验 >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

2025-11-17 18:49:20

问题描述: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18:49:20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一艘雕刻精美的核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在文言文中,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本文中也存在一些通假字,理解这些字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

以下是对《核舟记》中出现的通假字及其解释的总结:

一、通假字总结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含义 出处 解释
zhōu 《核舟记》 无通假,此处为本字
记述 《核舟记》 无通假,此处为本字
零数、余数 《核舟记》 “奇”通“几”,表示数量少
yǒu 存在 《核舟记》 “有”通“又”,表示“还有”
和、跟 《核舟记》 “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二、通假字解析

1. 奇(jī)通“几”

在文中,“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一句中,“奇”读作“jī”,意为“零数、余数”。这里的“奇”不是“奇妙”的意思,而是指“还有”,即“还有巧匠”。

2. 有(yǒu)通“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有”读作“yòu”,表示“还有”,即“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

3. 与(yǔ)通“欤”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与”有时可通“欤”,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但在此文中并未明显体现其通假用法,因此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三、结语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文。在《核舟记》中,虽然通假字使用不多,但“奇”“有”等字的通假用法仍值得我们关注。通过分析这些通假字,不仅能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其含义,从而更深入地领略这篇古典名篇的艺术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