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自喜的意思是什么】“沾沾自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取得了一点小成就或得到了一点好处,就感到非常满足和得意,甚至有些自满。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因小得而忘大失。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形容人因得到一点好处或取得一点成绩而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有些自满。 | 《史记·滑稽列传》 |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二、成语来源
“沾沾自喜”最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文为:“其智足以知一己之失,而不能以自见。”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申为形容人因小胜而得意忘形的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得意忘形、洋洋自得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他刚完成一个小项目,就沾沾自喜,忽略了团队的贡献。
2. 学习中:考试得了高分,就沾沾自喜,不再努力复习。
3. 生活中:买了个便宜货,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五、注意事项
虽然“沾沾自喜”在日常交流中较为常见,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应谨慎使用,因为它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果想表达积极的情绪,可以选用“自豪”“欣慰”等更中性的词汇。
六、总结
“沾沾自喜”是一个具有批评意味的成语,提醒我们在取得成绩时要保持谦逊,避免因小得而失去更大的进步空间。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给人留下不成熟或自大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