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舟中作翻译】一、
《小寒食舟中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创作于他漂泊江南期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这一天,独自乘舟行于江上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杜甫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诗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宫衣亦有名,独向江边坐。 | 官家的衣物也有名号,我却独自坐在江边。 |
愁看直北是长安,哀歌欲去还回首。 | 愁望着北方就是长安,想离开又频频回头。 |
天地空搔首,文章老去休。 | 天地之间只能空自搔头,文章也已不再被重视。 |
老妻寄异域,十口隔风烟。 | 老妻寄居异地,十口之家被风烟阻隔。 |
青山依旧,白发难禁。 | 青山依旧如故,白发却难以抑制。 |
此身虽在,此心难安。 | 身体虽然还在,内心却难以安宁。 |
三、简要分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舟中作”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中的孤独与惆怅。诗中不仅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体现出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的矛盾。
此外,诗中“青山依旧,白发难禁”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和哲理性。
四、结语
《小寒食舟中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反映了杜甫晚年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与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精神世界与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