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期久已没的下一句是什么】“钟期久已没”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全诗如下:
> 山中相送罢,
> 日暮掩柴扉。
> 春草年年绿,
> 王孙归不归?
但“钟期久已没”并非此诗中的句子,而是出自另一首古诗——唐代诗人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一、原文出处
“钟期久已没”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原诗如下:
> 董夫子,通神明,
> 巧手能得琴中情。
> 自从天地开混沌,
> 每见此声心自惊。
> 钟期久已没,
> 岂是无知音?
> 听君一曲,清商动石,
> 六合之外,谁与同?
二、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上述诗句,“钟期久已没”的下一句是:
“岂是无知音?”
三、总结
诗句 | 下一句 | 出处 | 作者 |
钟期久已没 | 岂是无知音? |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 |
四、背景解释
“钟期”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钟子期,他是伯牙的知音。后人常用“钟期”代指知音之人。“钟期久已没”意为: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已经很久没有了。而“岂是无知音?”则是反问:难道世上就没有知音了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无奈。
五、结语
“钟期久已没”的下一句是“岂是无知音?”,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知音难寻的感叹,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共鸣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