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始取得,继受取得又是什么】在法律领域,尤其是物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中,“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权利获得的不同方式,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掌握法律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
原始取得是指权利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法律规定,直接从无到有地取得某项权利,无需依赖他人的权利基础。例如,通过劳动创造作品而获得著作权,或通过先占取得无主物的所有权。
继受取得则是指权利人通过他人的转让、继承或其他法律行为,从他人那里取得权利。这种取得方式依赖于前一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如购买房产后获得所有权,或通过遗嘱继承遗产。
两者在法律性质、取得依据、权利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原始取得强调“首创性”,而继受取得则强调“转移性”。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原始取得 | 继受取得 |
定义 | 权利人直接从无到有取得权利 | 权利人通过他人转让或继承等方式取得权利 |
取得方式 | 自己的行为(如创作、先占)或法律规定 | 转让、赠与、继承等法律行为 |
权利来源 | 不依赖他人权利 | 依赖于他人的合法权利 |
法律性质 | 创设性取得 | 移转性取得 |
典型例子 | 创作作品获得著作权、先占无主物 | 购买房屋、继承遗产 |
是否需要原权利人 | 否 | 是 |
法律效力 | 权利独立、完整 | 权利受原权利限制 |
三、结语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是法律中关于权利获得的两种基本形式。前者强调权利的独立创设,后者强调权利的合法转移。了解这两种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