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四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望湖楼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当时的心境变化。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在游览西湖时,于望湖楼上饮酒赋诗而作。诗中通过描写夏日骤雨、湖面波光、乌云翻滚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醉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面对风雨变幻时的从容与洒脱。
这组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动态之美,既有视觉上的冲击,也有情感上的起伏,体现了苏轼“豪放而不失细腻”的诗歌风格。
二、诗文原文及赏析
诗名 | 原文 | 赏析 |
其一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诗中描绘了夏日暴雨来临前的壮观景象,黑云翻滚,大雨倾盆,但随后风起云散,湖面恢复平静,展现出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
其二 | 翻江倒海浪连天,野艇无人自往还。 却怪老夫能醉眼,不将诗句写归船。 | 此诗借景抒情,表现诗人虽年事已高,仍能保持一颗童心,沉醉于自然之中,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心态。 |
其三 |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熟睡醒来人独立,满园花影带斜阳。 | 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
其四 | 人生如梦亦如尘,谁解闲情与酒樽。 欲问西湖何所似,半城烟雨半城春。 | 这首诗以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又表现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限眷恋与沉醉。 |
三、艺术特色总结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黑云”、“白雨”、“浪”、“花影”等鲜明的自然意象,增强了画面感。
-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句式流畅,富有节奏感。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情感真挚动人。
- 风格多样:四首诗风格各异,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展现了苏轼诗歌的多样性。
四、结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不仅是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让我们在欣赏西湖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苏轼那份超然物外、热爱生活的情怀。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