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发生的一场极其惨烈的暴行。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人民历史上一段沉重的记忆,也是全球反战历史中的重要篇章。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背景和相关事件,以下将从时间线、关键节点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概述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之间,持续约六周。这是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当地平民和战俘实施的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和纵火等暴行。据中国官方统计,约有30万平民和战俘在此次事件中遇难。
二、南京大屠杀的关键时间节点
时间 | 事件描述 |
1937年11月 | 日军攻占上海后,开始向南京推进,南京保卫战爆发。 |
1937年12月1日 | 日军第6师团、第16师团等部队开始进攻南京外围。 |
1937年12月13日 | 日军攻陷南京城,南京保卫战结束。 |
1937年12月14日 | 日军进入南京市区,开始大规模屠杀和劫掠。 |
1937年12月15日 |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试图保护平民。 |
1937年12月17日 | 日军宣布“占领南京”,但屠杀仍在继续。 |
1938年1月 | 大屠杀基本结束,但后续的清理与掩盖行动仍在进行。 |
三、历史背景与影响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密切相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南下,意图速战速决。南京作为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
尽管中国政府曾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南京局势,但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复杂,西方国家未能有效干预。因此,南京大屠杀得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总结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其时间虽短,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通过梳理其时间线和关键事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段历史的残酷性与警示意义。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防止悲剧重演。
注: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历史资料整理,旨在客观呈现南京大屠杀的基本事实与时间脉络,避免主观评价或情绪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