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拔犀擢象是什么意思】“拔犀擢象”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选拔人才时非常谨慎、严格,不轻易任用。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强调在挑选官员或重要职位人选时的慎重态度。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拔犀擢象 | bá xī zhuó xiàng | 比喻选拔人才极为谨慎,不轻率任用 | 《左传》等古籍中偶有类似表达 |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选人、用人等 |
二、详细解释
“拔犀擢象”中的“拔”意为提拔,“犀”和“象”都是古代珍贵而稀有的动物,象征难得的人才。因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像挑选稀有的犀牛和大象一样,非常慎重地挑选人才。
在古代,由于人才难得,朝廷在选拔官员时往往非常谨慎,不能随便任命,以免误国误民。因此,“拔犀擢象”也常被用来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过程的严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慎重择人、唯才是举、广纳贤才 |
反义词 | 草率用人、任人唯亲、滥竽充数 |
四、使用示例
1. 在这次干部选拔中,领导特别强调要“拔犀擢象”,确保每一个岗位都由最合适的人担任。
2. 企业招聘时也应秉持“拔犀擢象”的精神,避免因一时之急而选用不适合的人才。
五、总结
“拔犀擢象”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了在选拔人才时应保持高度的审慎和责任感。它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也反映了古人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用人方面不可轻率,应以长远眼光和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