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偷税罪】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偷税行为若达到一定数额或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一、偷税罪的定义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通过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或者以其他方式隐瞒收入、虚增支出,从而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目的的行为。该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并且在税务机关追缴时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将被认定为偷税罪。
二、构成要件
| 要件 | 内容说明 |
| 主体 |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
| 主观方面 | 必须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缴税款而故意隐瞒或欺骗 |
| 客体 | 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利益 |
| 客观方面 | 实施了欺骗、隐瞒等手段,导致少缴或不缴税款 |
三、偷税罪与逃税罪的区别
| 项目 | 偷税罪 | 逃税罪 |
| 法律依据 | 《刑法》第201条 | 《刑法》第201条(现为逃税罪) |
| 行为性质 | 以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 | 未按规定申报或未及时缴纳税款 |
| 是否构成犯罪 | 需达到一定数额或情节严重 | 可能构成犯罪,也可能仅行政处罚 |
| 处罚力度 | 刑事责任 | 可能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
四、偷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偷税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
- 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
- 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
- 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五、偷税罪的法律后果
| 情节 | 处罚方式 |
| 一般情形 | 单处罚金 |
| 情节严重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 情节特别严重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六、如何防范偷税行为
1. 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确保账目真实完整。
2. 加强税务知识学习:了解税收政策,避免因不了解规定而产生偷税行为。
3. 配合税务检查:如实提供资料,主动补缴税款,避免被认定为恶意偷税。
4. 聘请专业税务顾问:帮助企业合理避税,规避法律风险。
总结
偷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不仅损害国家财政利益,也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纳税人而言,遵守税法、依法纳税是最基本的责任。一旦涉及偷税行为,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增强法治意识、规范纳税行为,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