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现代化水平,2019年我单位紧紧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目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方向
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农民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商销售等多个领域,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服务产业。
2. 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效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员到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扩大覆盖面。
3. 强化师资力量,保障教学质量
邀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优秀种养大户等担任讲师,组建了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确保培训内容权威、实用。
4. 加强跟踪服务,巩固培训成果
培训结束后,持续对学员进行回访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
5. 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和典型事迹,激发更多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培训成果统计表
项目 | 数量 | 备注 |
参训人数 | 1,280人 | 含种植、养殖、电商等各类学员 |
培训班次 | 46期 | 涵盖不同主题与地区 |
培训天数 | 1,820天 | 累计培训时长 |
结业率 | 92% | 全程参与并完成考核的学员比例 |
就业/创业人数 | 732人 | 培训后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 |
建立示范基地 | 8个 | 用于学员实践操作与观摩学习 |
发放培训资料 | 2,500份 | 包括技术手册、案例汇编等 |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部分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个别农民对培训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
- 培训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培训机会较少,影响整体覆盖率。
- 后续跟踪服务不够系统:部分学员在培训后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 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
3. 完善跟踪服务体系,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提升培训效果。
四、结语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将继续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