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清官叫做包拯,人称“包青天”。他以公正严明、铁面无私著称于世。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包公断案的小故事——包公审驴。
话说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驴。这头驴是这家人的宝贝,不仅帮助他们耕地拉货,还为家庭带来不少收入。然而有一天,这头驴突然不见了。主人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他只好来到县衙告状,请求包公帮忙找回他的驴。
包公接下这个案子后,并没有立刻派人去调查,而是仔细询问了失主的情况。失主说,这头驴是他家唯一的财产,现在丢了,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包公听后,安慰了失主几句,并承诺一定帮他找回驴。
第二天,包公让人把村里的所有驴都牵到县衙前的大院里集合。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十分惊讶。包公站在高处,对大家说道:“今天请大家来,是因为有一头驴被盗了。我需要通过你们的帮助,找出这头驴。”
接着,包公让失主打开随身携带的一袋草料,撒在地上。顿时,整个院子弥漫着青草的香味。包公又命令村民依次牵着自己的驴上前,让它们闻一闻地上的草料。当失主的驴走到草料旁边时,它立刻兴奋地甩动耳朵,不停地嗅着草料,还不停地往草料堆边靠。
包公见状,立即宣布这头驴就是失主丢失的那头驴。村民们起初还有些怀疑,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头驴确实与失主描述的特征完全吻合。于是,失主激动地抱住了自己的驴,向包公连连道谢。
原来,包公之所以能这么快找到驴,是因为他知道驴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是对食物的味道记忆深刻。因此,他利用失主带来的草料作为线索,成功找到了丢失的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善于思考、运用智慧,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包公也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公正无私的精神,赢得了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此以后,“包公审驴”的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