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字成语是什么】“述”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常用于表达“叙述、讲述、继承、发扬”等含义。在成语中,“述”字也常常出现,形成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搭配。以下是对含有“述”字的常见成语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
“述”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示“讲述、陈述、延续”等意思。这些成语往往带有文化传承、历史记载或表达观点的意味。例如“述而不作”强调对传统的尊重;“照本宣科”则带有贬义,指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
通过分析这些成语,可以发现它们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反映了汉语成语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述”字成语及其解释,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述字成语一览表
| 成语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出处/来源 |
| 述而不作 | shù ér bù zuò | 只叙述前人的言论,不加以创造。形容尊重传统,不自作主张。 | 《论语·述而》 |
| 照本宣科 | zhào běn xuān kē | 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读,比喻死板地按照现成的公式或方法办事。 | 无明确出处 |
| 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继承过去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 朱熹《朱子语类》 |
| 原原本本 | yuán yuán běn běn | 详细地、一点不差地叙述事情的全部情况。 | 无明确出处 |
| 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在路上听来的消息,没有根据的话。 | 《论语·阳货》 |
| 言简意赅 | yán jiǎn yì gāi | 语言简练,意思完整。 | 《礼记·乐记》 |
| 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有条理,不混乱。 | 《尚书·盘庚》 |
| 一五一十 | yī wǔ yī shí | 比喻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 无明确出处 |
三、结语
“述”字在成语中虽不常见,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却不可忽视。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古人对知识、历史和语言的重视。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个成语的具体用法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