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赶路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下面是对《商山早行》的翻译与解析。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翻译:
清晨起来,旅人的车马已经出发,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
鸡鸣声中,茅草屋旁的月亮还未落下,路上只有行人留下的足迹,板桥上覆盖着薄霜。
山路上的槲树叶纷纷飘落,驿站的墙上,枳树的花朵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于是想起在杜陵的梦境,成群的野鸭和大雁在池塘中嬉戏。
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早行图景。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静谧的氛围,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后两句则借梦境抒发情感,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
《商山早行》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后世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