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哪个朝代的包拯简介】包拯,字希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官和文学家。他以清廉公正、执法严明著称,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清官之一。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正义与忠诚的象征。
包拯简介总结: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在任期间,坚持依法办案、为民做主,深受百姓爱戴。其主要成就包括担任开封府尹、参知政事等要职,并在司法制度上提出多项改革建议。包拯一生廉洁自律,不贪图富贵,死后被追封为“孝肃公”。
包拯简要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包拯 |
| 字 | 希仁 |
| 出生年份 | 公元999年 |
| 去世年份 | 公元1062年 |
| 所属朝代 | 北宋 |
| 籍贯 | 安徽合肥 |
| 职位 | 开封府尹、参知政事 |
| 特点 | 清廉公正、执法严明 |
| 被誉称号 | 包青天 |
| 后世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清官代表 |
包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更是中国历史上道德与法律精神的象征。他的故事被后人不断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