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意思是什么】“憨态可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动物的外表显得天真、可爱、笨拙的样子。这个词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用来表达一种令人喜爱的“傻乎乎”的感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憨态可掬 |
拼音 | hān tài kě jū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人或动物的神态憨厚可爱,让人觉得亲切、有趣。 |
出处 | 常见于现代汉语,无明确古籍出处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或动物的外貌、神态,带有褒义色彩 |
二、词语解析
- 憨:指人的性格单纯、直率,有时带有一点“傻气”。
- 态:指神态、姿态。
- 可掬:意思是“可以捧在手里”,形容非常可爱、讨人喜欢的样子。
整体来看,“憨态可掬”强调的是那种天真、可爱、略带笨拙的气质,常用于描述儿童、动物或性格纯真的成年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纯真可爱、天真烂漫、呆萌、憨厚 |
反义词 | 老练圆滑、狡猾奸诈、世故老成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描写儿童
- “那个小朋友笑起来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想抱一抱。”
2. 形容动物
- “小熊猫憨态可掬地在树上摇晃,样子特别惹人喜爱。”
3. 人物形象塑造
- “他在剧中扮演一个憨厚老实的角色,憨态可掬的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
五、总结
“憨态可掬”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或动物表现出天真、可爱、憨厚的一面。它不仅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某种可爱的神态,还能传达出一种温暖、亲切的情感。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