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的顾是什么意思】“奋不顾身”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某种目标或信念,毫不犹豫地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中的“顾”字是关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
一、
“奋不顾身”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原意是“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其中,“奋”指努力、奋勇;“不”是否定词;“顾”在这里的意思是“顾虑、顾及”;“身”指自身、生命。
因此,“奋不顾身”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形容人非常勇敢、无畏。
在现代汉语中,“奋不顾身”多用于赞扬那些为国家、人民、正义等而英勇献身的人。
二、关键词解析表
成语 | 奋不顾身 |
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 |
拼音 | fèn bù gù shēn |
字面解释 | 奋:奋勇;不:不;顾:顾及;身:自身 |
现代释义 | 奋勇向前,不顾自身安危 |
用法 | 形容勇敢无畏、勇于牺牲的精神 |
近义词 | 舍生忘死、奋勇向前、视死如归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胆小怕事 |
例句 | 他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人,最终救出了被困的孩子。 |
三、延伸理解
“顾”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如“看”、“照顾”、“顾虑”等。在“奋不顾身”中,“顾”指的是“顾虑、顾及”,即不考虑个人得失和安危。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义”与“勇”的高度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奋不顾身”不仅适用于英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普通人为了家庭、事业、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四、结语
“奋不顾身”的核心在于“不计代价、勇往直前”。理解“顾”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