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本法24条具体是些什么内容基本法是什么概念的法】《香港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于1990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体现,规定了香港在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并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属于国家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具有特殊地位,专门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它确立了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制度,以及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明确了中央与香港的关系。
一、什么是“基本法”?
基本法是指在一个国家内,为保障某一地区或特定群体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在中国,基本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种特殊法律形式,用于规范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
香港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它既体现了国家主权,也保障了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是香港长期稳定发展的法律基础。
二、香港基本法第24条的内容
第24条主要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身份认定及其相关权利。
(一)第24条原文:
> 第24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包括:
>
> 1.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
> 2.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的中国公民;
> 3.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国籍人士;
> 4.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并以香港为永久居住地的中国籍人士的 spouse 和子女。
(二)第24条解释:
该条款明确了哪些人可以成为香港的永久性居民,从而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担任公职等权利。同时,也规定了非中国籍人士如何取得永久居留权。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基本法定义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法律,体现“一国两制”方针,保障香港高度自治 |
基本法作用 | 规定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明确中央与香港的关系 |
第24条主题 | 确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的资格 |
第24条主要内容 | 包括出生地、居住年限、配偶及子女等条件 |
永久性居民权利 | 可享有选举、被选举、担任公职等权利 |
适用范围 | 仅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四、结语
香港基本法是香港回归后的重要法律基础,而第24条则是保障香港居民身份和权利的关键条款。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香港的法律制度和居民权益。基本法不仅是法律文本,更是“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实践,对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