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下面一句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文名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这句话表达了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句古文,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相关资料整理:
一、原文背景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比喻,讽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埋没。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以及对识才者的呼唤。
二、原文内容
原文节选: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三、句子解析
词语 | 含义 | 解析 |
世有伯乐 | 世上存在识别千里马的人 | 强调识才者的重要性 |
然后有千里马 | 才会有千里马出现 | 表示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
千里马常有 | 千里马经常存在 | 指人才并不罕见 |
而伯乐不常有 | 但识才的人却很少 | 暗示人才难遇知音 |
故虽有名马 | 所以即使有好马 | 表达转折与无奈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只能被奴仆所驾驭 | 描述人才被埋没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和普通马一样死去 | 形容才华无处施展 |
不以千里称也 | 不能被称为千里马 | 表达对人才被忽视的惋惜 |
四、总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句不仅揭示了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重视不足的问题。它提醒我们,即使有才华的人存在,若没有能够识别他们的人,他们的才能也无法得到发挥。
结语:
这句话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社会中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避免“千里马”因无人赏识而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