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楸是什么?】刺楸(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又称“黄花楸”、“马鞍树”,是无患子科刺楸属的落叶乔木。它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林缘或河岸地带。刺楸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因其木材坚硬、耐腐性强,被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此外,其果实和根部在传统中医中也有一定药用价值。
以下是对刺楸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刺楸 |
学名 |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
英文名 | Chinese goldenrain tree |
科属 | 无患子科(Sapindaceae)刺楸属(Koelreuteria) |
分布地区 | 中国、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 |
生长环境 | 山地、林缘、河岸等湿润地带 |
树高 | 可达10-20米 |
叶片 | 对生,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 |
花期 | 夏季,黄色小花成圆锥花序 |
果实 | 球形或卵形,成熟后裂开,内含种子 |
二、特点与用途
1. 观赏价值
刺楸在夏季开花,花朵呈淡黄色,簇生于枝顶,形成美丽的圆锥花序,极具观赏性。因此,常被种植于公园、庭院中作为景观树。
2. 木材用途
其木材坚硬、纹理清晰,耐腐蚀,适合制作家具、农具及建筑结构材料。
3. 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中,刺楸的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症状。
4. 生态作用
刺楸适应性强,能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在生态修复中具有一定意义。
三、注意事项
- 刺楸虽为常见植物,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因生长迅速而成为入侵物种。
- 在栽培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其繁殖范围,避免对其他植物造成竞争压力。
总结
刺楸是一种兼具观赏、经济与药用价值的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木材加工及传统医学领域。了解其特性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并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