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伤其类的意思是什么】“物伤其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动物或人对同类遭遇不幸时产生的同情、怜悯或愤怒的情绪。这个成语来源于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互助行为,也引申为人类社会中的同理心和集体意识。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物伤其类 |
拼音 | wù shāng qí lèi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物伤其类,不仁。” |
含义 | 指动物看到同类受伤害时会感到痛苦或愤怒;引申为人对同类遭遇不幸时的同情或愤怒。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情感反应,如对他人遭遇不幸的同情、对不公事件的不满等。 |
近义词 | 同情、哀怜、痛心、愤慨 |
反义词 | 冷漠、无情、麻木、无动于衷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社会新闻 | 看到有人遭受不公平对待,人们往往会“物伤其类”,纷纷发声支持。 |
动物行为 | 群体动物中,一只受伤的同伴会引起其他成员的警觉与保护行为,这正是“物伤其类”的体现。 |
文学作品 | 在小说中,主角因看到同类受害而产生强烈情绪波动,体现了“物伤其类”的心理描写。 |
三、延伸理解
“物伤其类”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和道德的体现。它反映了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本能——对同类命运的关切。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感可以表现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社会不公的抗议,甚至是对环境破坏的担忧。
同时,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困境时,不应冷漠旁观,而应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四、总结
“物伤其类”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强调了个体对同类遭遇的敏感与反应。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社会伦理角度看,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强对他人的理解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