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偭规矩而改错的出处是哪里】“偭规矩而改错”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语句,常被用于表达对传统规范的背离与错误行为的反思。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但在古典文献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
“偭规矩而改错”最早见于《楚辞·离骚》。原句为:“偭规矩而改错,竞周容以为度。”意思是:违背了常规的法度,反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迎合世俗的规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屈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自己坚持原则、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该句中的“偭”意为违背,“规矩”指法度或常规,“改错”则是改变错误的行为。整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违背常规而试图纠正错误,实际上却走向了更不合理的方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楚辞·离骚》 |
出处原文 | “偭规矩而改错,竞周容以为度。” |
作者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
词语解释 | - 偭:违背 - 规矩:常规、法度 - 改错:改变错误的行为 |
句子含义 | 违背常规而试图纠正错误,实则走向不合理 |
文化背景 | 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屈原坚守原则的精神 |
现代意义 | 引申为批评盲目改变原则、追求表面适应的行为 |
三、结语
“偭规矩而改错”虽源自古代经典,但其思想内涵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社会压力或潮流时,应保持清醒的判断力,避免因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原则。同时,也警示我们,真正的改正错误,不应建立在违背根本规范的基础上。
如需进一步探讨屈原作品或《楚辞》的文化价值,欢迎继续交流。